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活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检查手段,肿瘤做活检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其中的奥秘。
活检,简而言之,就是从患者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它对于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检能够明确肿瘤的性质,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二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通过活检,病理医生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特征,准确判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是良性肿瘤,一般通过手术切除等方式即可治愈,对患者的身体影响相对较小,而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就需要进一步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一位肺部发现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如果活检结果显示为良性的炎性结节,那么只需进行抗炎治疗并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是肺癌,后续则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商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活检有助于肿瘤的精准分型,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对治疗的反应差异很大,以乳腺癌为例,它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等,每种类型的治疗方案和预后都有所不同,导管原位癌通常可以通过局部切除等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而浸润性导管癌可能需要更广泛的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通过活检确定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医生就能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活检对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起着关键作用,在确定肿瘤为恶性且明确分型后,活检结果还能提供关于肿瘤分子特征的信息,某些肿瘤具有特定的基因突变,针对这些基因突变可以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活检进行基因检测,能够筛选出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使治疗更加精准有效,对于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活检还可以帮助判断肿瘤对新辅助治疗(手术、放化疗等在手术前进行的治疗)的反应,从而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活检结果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分级、分期的肿瘤患者,其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各不相同,通过活检明确这些信息后,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向患者和家属告知预后情况,让他们对治疗过程和最终结局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做出更合适的决策,一个早期、低级别、预后较好的肿瘤患者与一个晚期、高级别、预后较差的肿瘤患者相比,在治疗和心理预期上都会有所不同,活检结果能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
在实际操作中,活检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手术切除活检,即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种方法诊断最为准确,但对于一些较大的肿瘤或位于重要部位的肿瘤可能存在一定风险,还有穿刺活检,通过细针穿刺肿瘤获取细胞或组织,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适用于多种部位的肿瘤,如肺部、肝脏、乳腺等,还有内镜活检,通过内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取组织进行检查,常用于消化道、呼吸道等腔内器官的肿瘤诊断。
活检也并非毫无风险,穿刺活检可能会出现局部出血、感染、穿刺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通常较低,手术切除活检则可能会带来手术相关的风险,如出血、损伤周围组织器官等,在决定是否进行活检以及选择何种活检方法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后做出最适合患者的决策。
肿瘤做活检是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如同照亮肿瘤真相的明灯,为医生制定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帮助患者更好地对抗肿瘤,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每一次活检结果都承载着患者的希望,指引着后续治疗的方向,对于肿瘤患者的康复之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活检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共同为战胜肿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