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抽血检测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体检项目,很多人都知道,通过抽血可以检测出各种疾病,包括肿瘤,抽血能查什么肿瘤呢?
抽血可以检测到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与肿瘤生长、发展、转移等过程相关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等,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肿瘤,以及肿瘤的类型、大小、分期等。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
甲胎蛋白(AFP):主要与肝癌相关,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癌胚抗原(CEA):与多种肿瘤相关,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CEA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肿瘤,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糖类抗原19-9(CA19-9):与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相关,CA19-9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
糖类抗原125(CA125):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相关,CA125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
糖类抗原72-4(CA72-4):与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相关,CA72-4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抽血检测肿瘤标志物并非万能的,肿瘤标志物在正常人群中也可能出现升高,因此不能仅凭肿瘤标志物升高就确诊肿瘤;有些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可能不升高,导致漏诊。
抽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肿瘤,若抽血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还需结合其他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肿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