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成为了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血液筛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血液筛查究竟能查出哪些肿瘤呢?
血液筛查可以检测到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这些肿瘤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而血液筛查可以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来提前发现异常。
肺癌:血液筛查可以检测到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
肝癌: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液筛查可通过检测AFP来发现早期肝癌。
胃癌:胃癌相关抗原(CA72-4)、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等肿瘤标志物在血液筛查中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结直肠癌: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在血液筛查中可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癌: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在血液筛查中可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除了上述常见肿瘤,血液筛查还可以检测到以下肿瘤:
胰腺癌:胰腺癌相关抗原(CA19-9)、糖链抗原(CA125)等肿瘤标志物在血液筛查中可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癌相关抗原(TAC)等肿瘤标志物在血液筛查中可用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液筛查可通过检测PSA来发现早期前列腺癌。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筛查并非万能,其检测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肿瘤标志物的浓度等,在解读血液筛查结果时,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血液筛查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检查手段,在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血液筛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肿瘤,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