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表现
局部症状:神经源性肿瘤多发生在脊髓、神经根、神经干等部位,常见的局部症状包括疼痛、麻木、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夜间加剧,疼痛部位与肿瘤位置相关。
神经系统症状:当肿瘤压迫神经根或神经干时,可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症状,如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反射异常等。
脊髓症状:脊髓神经源性肿瘤可导致脊髓受压,表现为脊髓损伤症状,如截瘫、大小便功能障碍、感觉减退等。
脑症状:颅内神经源性肿瘤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脑部症状。
体征表现
神经根压迫征:肿瘤压迫神经根时,可出现根性疼痛、肌肉萎缩、感觉减退等体征。
神经干压迫征:肿瘤压迫神经干时,可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无力、感觉减退、反射异常等体征。
脊髓压迫征:脊髓神经源性肿瘤可导致脊髓受压,出现截瘫、大小便功能障碍、感觉减退等体征。
颅内肿瘤体征:颅内神经源性肿瘤可出现脑膜++征、偏瘫、失语、癫痫发作等体征。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有助于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电图等检查可评估神经功能,有助于判断肿瘤对神经的压迫程度。
病理检查:肿瘤组织活检是确诊神经源性肿瘤的金标准。
神经源性肿瘤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局部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脊髓症状、脑症状等,临床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