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病理形态复杂多样,对准确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深入了解卵巢肿瘤的病理形态,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医疗服务。
卵巢肿瘤的病理形态涵盖了多种类型,从组织学来源来看,主要包括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以及转移性肿瘤等。
上皮性肿瘤是卵巢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 50% - 70%,其病理形态具有独特之处,上皮性肿瘤可进一步分为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肿瘤、透明细胞肿瘤等,浆液性肿瘤通常表现为囊壁薄,囊内充满清亮或淡黄色液体,++相对纤细,在显微镜下,可见++表面覆盖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核仁清晰,黏液性肿瘤则多为多房性,囊壁较厚,内含黏液,++相对粗大,镜下可见黏液柱状上皮,核位于基底部,子宫内膜样肿瘤在形态上与子宫内膜腺癌相似,常呈实性或部分实性,伴有囊性变,透明细胞肿瘤相对少见,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透明,呈片状、条索状或腺管状排列。
生殖细胞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 20% - 40%,常见的有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等,畸胎瘤是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组织分化程度可分为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肿瘤内含有三个胚层来源的组织,如毛发、牙齿、皮脂腺、软骨等,具有特异性的病理形态,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不同胚层组织的特征结构,未成熟畸胎瘤则含有未成熟的胚胎组织成分,具有恶性潜能,其病理形态表现为肿瘤组织中可见神经上皮、神经管等未成熟组织,无性细胞瘤是一种对放疗高度敏感的肿瘤,由原始生殖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内胚窦瘤又称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其病理形态特征为肿瘤细胞扁平、立方或柱状,形成 Schiller - Duval 小体,这是该肿瘤的特异性结构,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 5% - 10%,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等,颗粒细胞瘤起源于原始性腺的性索组织,肿瘤细胞呈小多边形,大小一致,核圆形,可见核仁,细胞常围绕一腔隙呈菊花样排列,形成 Call - Exner 小体,这是颗粒细胞瘤的典型病理形态表现,卵泡膜细胞瘤由卵泡膜细胞构成,细胞呈短梭形,束状排列,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细腻,可见少量核仁,纤维瘤则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紧密,细胞核小,染色深,质地硬,切面灰白色。
转移性肿瘤在卵巢肿瘤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常见的原发部位有胃肠道、乳腺、子宫内膜等,这些转移性肿瘤的病理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但在卵巢组织中呈现出独特的分布和形态特点,胃肠道转移至卵巢的 Krukenberg 瘤,多表现为双侧性、中等大小、实性或部分实性的肿瘤,镜下可见印戒细胞,这是其特征性的病理表现。
卵巢肿瘤的病理形态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检查方法进一步明确,病理切片的苏木精 - 伊红染色(HE 染色)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细胞的形态、组织结构等特征,帮助医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分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则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某些特定抗原或抗体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检测上皮性标记物、生殖细胞标记物、性索间质标记物等,有助于准确判断肿瘤的来源和性质,分子病理学检测,如基因检测、染色体分析等,也逐渐应用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研究中,能够发现一些与肿瘤发生、发展、预后相关的分子改变,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卵巢肿瘤复杂多样的病理形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深入研究这一疾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对卵巢肿瘤病理形态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判断,医生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卵巢肿瘤病理形态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入,为攻克这一疾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