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医生通常会进行肿瘤二项主要检查,以便准确判断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等,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肿瘤二项主要检查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指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治疗等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等,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含量,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肿瘤,以及肿瘤的类型。
甲胎蛋白(AFP):主要应用于肝癌的筛查和诊断,正常值为<20ng/ml,AFP升高见于肝癌、生殖细胞肿瘤等。
癌胚抗原(CEA):主要应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肿瘤的筛查和诊断,正常值为<5ng/ml,CEA升高见于多种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
糖类抗原125(CA125):主要应用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的筛查和诊断,正常值为<35U/ml,CA125升高见于多种妇科肿瘤。
糖类抗原19-9(CA19-9):主要应用于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的筛查和诊断,正常值为<37U/ml,CA19-9升高见于多种消化系统肿瘤。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肿瘤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X线检查:通过X光照射,观察肺部、骨骼等部位的肿瘤阴影。
CT检查: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
MRI检查:通过磁共振成像,可以观察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程度。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
PET-CT检查: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与CT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大小、代谢活性等。
肿瘤二项主要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建议广大民众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