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众多诊断手段中,血清检查因其便捷、无创的特点,成为临床医生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血清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准确性究竟如何呢?
血清检查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来辅助诊断乳腺肿瘤,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对于乳腺肿瘤,主要关注的是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和癌胚抗原(CEA)。
研究表明,血清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准确性较高,CA15-3和CEA在乳腺肿瘤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0%-70%和30%-50%,这意味着,当血液中的CA15-3或CEA水平升高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乳腺肿瘤,血清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乳腺肿瘤,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间。
血清检查并非完美无缺,其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肿瘤分期、个体差异等,部分良性乳腺疾病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造成假阳性结果,对于早期乳腺肿瘤,血清检查的敏感性较低,可能会漏诊。
为了提高血清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准确性,临床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磁共振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血清检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并非万能,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加强基础研究,寻找更敏感、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也是提高血清检查准确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