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对于疾病的诊断往往依赖于各种检查结果和体征表现,当我们在影像学检查中看到“有血信号”这样的描述时,很多人会不禁心生疑惑:这是不是意味着得了肿瘤呢🧐?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肿瘤以及相关检查信号背后的复杂机制。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生物学行为,比如持续增殖、侵袭周围组织和发生转移等,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通常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一般不发生转移,对机体的影响较小;而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对机体危害极大😟。
在医学影像检查如超声、CT、MRI 等中,血信号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血信号的产生主要与组织内的血流情况相关,当组织内血管丰富,血流速度较快时,在影像上就会表现出较高的血信号。
以超声检查为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通过检测血流方向、速度等参数,以不同颜色显示在图像上,红色代表血流朝向探头,蓝色代表血流背离探头,如果在某个部位发现有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就提示该区域血流较为活跃,CT 增强扫描则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扫描,观察造影剂在组织内的充盈情况来判断血供,MRI 中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也能清晰地显示血管形态和血流情况,高信号的血管影提示有血液流动。
大多数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往往伴随着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细胞会分泌一些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形成新的血管网络,为肿瘤的生长、代谢和转移提供营养支持,在影像学检查中,肿瘤区域常常表现出丰富的血信号📈,肝癌在增强 CT 动脉期可表现为快速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这是因为肝癌组织内有大量新生血管,动脉期造影剂快速进入肿瘤内,使其呈高密度强化;而随着造影剂在肝实质内逐渐充盈,肿瘤强化程度相对下降。
仅仅有血信号并不能确诊为肿瘤,一些非肿瘤性病变也可能出现血信号增强的表现,比如炎症,炎症部位常常会有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在影像上也可显示血信号增多,像肺炎,炎症区域的血管会因炎症++而充血,在 CT 上可能表现为局部的模糊影,周围可见一些增粗的血管影,血供较正常肺组织增多,一些血管性病变如动静脉畸形,本身就是血管结构的异常,会有异常的血流信号,表现为迂曲、杂乱的高血信号影,但它并非肿瘤😕。
当发现影像学检查中有血信号时,医生会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进行判断。
患者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线索,如果患者伴有消瘦、乏力、疼痛、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或者出现与病变部位相关的局部症状,如咳嗽、咯血、腹痛、便血等,那么肿瘤的可能性会增加,一位患者肺部发现有血信号影,同时伴有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等症状,医生就会高度怀疑肺部肿瘤,进一步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除了关注有无血信号外,血信号的具体特征也很关键,如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血管形态等,肿瘤的血供一般较为紊乱,血流速度可能不均匀,血管形态可表现为不规则、扭曲等,而一些良性病变的血供相对较为规则,血流速度相对稳定,在超声检查中,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的血流信号呈树枝状分布,且血流速度较快,就要警惕肿瘤的可能;而如果血流信号呈均匀的点状分布,血流速度较慢,可能是良性病变的表现。
肿瘤标志物检测也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相应的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常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癌胚抗原(CEA)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肺癌等中可能升高,虽然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肿瘤,但在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时,能为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一位患者肝脏发现有血信号影,AFP 显著升高,那么肝癌的诊断可能性就大大增加,病理检查是确诊肿瘤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等方法获取病理标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肿瘤还是非肿瘤,以及肿瘤的类型、分级等,从而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
一位 55 岁男性,因右上腹隐痛不适来院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右叶有一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部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呈高速高阻型,CT 增强扫描动脉期该低回声区迅速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低密度,肿瘤标志物 AFP 明显升高,达 800μg/L(正常参考值<20μg/L),进一步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肝细胞癌,通过综合分析血信号特征、临床症状及肿瘤标志物等信息,明确了肝癌的诊断,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一位 30 岁青年男性,发热、咳嗽、咳痰 3 天,胸部 CT 检查发现右下肺有片状模糊影,周围可见增粗的血管影,血供较正常肺组织增多,患者无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合临床症状和 CT 表现,考虑为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复查 CT 肺部病变明显吸收,血供恢复正常,进一步证实了肺炎的诊断,排除了肿瘤的可能。
有血信号并不等同于就是肿瘤,在面对影像学检查中出现的血信号时,医生需要全面、细致地分析各种因素,结合临床症状、血信号特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治疗😃,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肿瘤诊断中的血信号这一关键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