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加剧,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为了尽早发现肿瘤,降低癌症的死亡率,近年来,肿瘤全面筛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肿瘤全面筛查究竟叫什么检查呢?
肿瘤全面筛查,又称为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粪便等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筛查肿瘤的方法,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物质,它们在正常人体中含量极低,而在肿瘤患者体内含量较高,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早期发现肿瘤。
肿瘤全面筛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检查: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这些标志物在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肿瘤患者体内含量较高。
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如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膀胱癌、肾癌等肿瘤。
粪便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粪便隐血试验、粪便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粪便中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胃癌等肿瘤。
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活检、穿刺等,通过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肿瘤的类型、分级、分期等。
肿瘤全面筛查具有以下优势:
早期发现肿瘤:肿瘤全面筛查可以帮助人们在肿瘤早期阶段发现病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治疗费用:早期发现肿瘤,可以避免晚期治疗带来的高昂费用。
提高生存率:早期治疗肿瘤,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全面筛查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筛查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早期发现肿瘤,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为了自己的健康,建议广大人民群众定期进行肿瘤全面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