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这一困扰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其早期发现与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人体是如何发现肿瘤的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途径:
身体症状
持续不适:如疼痛、肿块、肿胀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体内存在肿瘤。
体重异常变化: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可能是肿瘤消耗能量的表现。
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排尿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压迫或侵犯相关器官有关。
体检发现
乳腺自检:女性可以通过乳腺自检发现乳腺肿瘤。
腹部超声:通过腹部超声可以观察到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肿瘤。
胸部CT:胸部CT可以检查肺部、纵隔等部位的肿瘤。
粪便潜血检查:粪便潜血检查有助于发现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主要用于肝癌的筛查。
癌胚抗原(CEA):主要用于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筛查。
CA125:主要用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的筛查。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详细信息。
X射线:通过X射线可以观察到骨骼、肺部等部位的肿瘤。
病理学检查
病理切片:通过病理切片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分级等。
细胞学检查:通过细胞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等。
人体发现肿瘤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身体症状、体检、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