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之一,其种类繁多,生物学行为复杂,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准确了解脑胶质肿瘤的影像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使脑室、脑池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较小的肿瘤占位效应可不明显,而较大的肿瘤可导致明显的脑室系统梗阻性脑积水,表现为脑室扩大。
脑胶质肿瘤在 T1WI 上多呈低信号,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信号强度明显减低,如低级别胶质瘤 T1WI 信号相对均匀,而高级别胶质瘤因瘤内出血、坏死等原因,信号不均匀,出血灶可呈高信号,坏死区呈更低信号。
低级别的胶质瘤边界相对较清晰,T1WI 上能较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的界限;而高级别胶质瘤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脑组织难以区分。
脑胶质肿瘤在 T2WI 上多呈高信号,这是由于肿瘤组织内水分含量增加,质子密度增高所致,不同类型的胶质肿瘤在 T2WI 上信号特点也有所不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T2WI 呈均匀高信号,边界相对清晰;而胶质母细胞瘤 T2WI 信号不均匀,范围较广,常累及多个脑叶。
脑胶质肿瘤周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在 T2WI 上表现为肿瘤周围高信号影,水肿程度与肿瘤的级别有关,高级别胶质瘤周围水肿通常较明显,可呈大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形成。
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序列能够抑制脑脊液信号,使脑胶质肿瘤与周围脑脊液区分更清晰,更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边界,肿瘤在 FLAIR 序列上呈高信号,周围水肿也能更直观地观察到。
对于一些等信号或信号不典型的脑胶质肿瘤,FLAIR 序列有助于发现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 T1WI 和 T2WI 上表现不明显的微小肿瘤,在 FLAIR 序列上可能显示为高信号结节,从而为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脑胶质肿瘤在 DWI(扩散加权成像)上多表现为高信号,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水分子扩散受限,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胶质肿瘤 DWI 信号强度有所差异,高级别胶质瘤 DWI 信号通常较高,提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水分子扩散受限程度更明显。
ADC(表观扩散系数)图上,脑胶质肿瘤的 ADC 值通常低于正常脑组织,低级别的胶质瘤 ADC 值相对较高,而高级别胶质瘤 ADC 值更低,ADC 值的测量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动态观察 ADC 值变化还可用于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肿瘤经治疗后 ADC 值升高,提示肿瘤细胞坏死、水分子扩散受限减轻,可能治疗有效。
MRS(磁共振波谱成像)可以分析脑胶质肿瘤内的代谢物情况,常见的代谢物包括 N -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等,在脑胶质肿瘤中,NAA 含量通常降低,Cho 含量升高,Cho/Cr 比值也升高,高级别胶质瘤 NAA 降低更为明显,Cho/Cr 比值更高,提示肿瘤细胞增殖活跃、代谢旺盛。
MRS 对脑胶质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与脑脓肿相比,脑脓肿的 Cho 升高不如脑胶质肿瘤明显,且可见明显的脂质峰,而脑胶质肿瘤一般无脂质峰,通过 MRS 分析代谢物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肿瘤的性质,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脑胶质肿瘤的影像特征复杂多样,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肿瘤在 CT 和 MRI 上各有特点,综合分析多种影像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才能更准确地诊断脑胶质肿瘤,为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更好地应对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