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肿瘤的筛查方法,帮助大家了解肿瘤筛查的重要性。
常见肿瘤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肺癌
常见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不同肿瘤的筛查方法和频率不同,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肿瘤筛查方法,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筛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肿瘤类型 | 筛查方法 | 筛查频率 | 高危人群 |
|---|---|---|---|
| 肺癌 | 低剂量螺旋 CT | 高危人群每年筛查一次 | 长期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有肺癌家族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长期接触石棉、铀、氡等放射性物质或致癌化学物质的人群。 |
| 乳腺癌 | 乳腺 X 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 MRI | 一般风险人群:20-39 岁:不推荐筛查;40-49 岁:每年 1 次乳腺 X 线摄影,致密型乳腺联合超声检查;50-69 岁:每 2 年 1 次乳腺 X 线摄影,致密型乳腺联合超声检查;高风险人群:推荐提前进行筛查(<40 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 1 次 | 有乳腺癌家族史、BRCA1/2 基因突变、一侧乳腺癌病史、胸部放疗史等。 |
| 结直肠癌 | 大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 | 一般风险人群:45-75 岁:每 10 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76-85 岁:若过去 10 年检查结果为阴性或腺瘤++肉病史<1cm,且病理为低级别,则可继续保持筛查至 85 岁;若检查结果为阳性,或腺瘤++肉病史≥1cm 或病理为高级别,则应考虑提前筛查;85 岁以上:不推荐筛查 |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病史、结直肠腺瘤病史、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等。 |
| 胃癌 | 胃镜检查、胃蛋白酶原检测、胃泌素-17 检测 | 一般风险人群:40 岁以上,无论性别,每 2 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高风险人群: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 | |
| 肝癌 | 腹部超声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 | 一般风险人群:每 6 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和 AFP 检测;高风险人群: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硬化、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