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肿瘤的诊断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穿刺活检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在肿瘤诊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究竟什么样的肿瘤需要做穿刺呢🧐?
当发现身体某个部位出现可疑肿块时,若医生通过初步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无法明确肿块的性质,就可能会考虑进行穿刺活检🩺,肺部发现一个小结节,通过影像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存在一定难度,此时穿刺活检可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是良性的炎性结节、结核结节,还是恶性的肿瘤结节,如肺癌等。
对于一些体表可触及的肿块,穿刺也有助于早期诊断,比如乳腺肿块,乳腺超声检查发现有异常回声,但不能确定其性质是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结节还是乳腺癌时,穿刺活检就能取到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病理结果可以明确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进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如果是良性肿瘤,可能只需定期观察;若是恶性肿瘤,则需进一步制定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在消化系统中,肝脏、胰腺等部位的占位性病变同样可能需要穿刺,当肝脏发现占位,通过CT或MRI等检查怀疑是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情况时,穿刺活检可以帮助确诊,特别是对于肝癌的诊断,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及基因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分期,指导后续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泌尿系统的肾脏肿瘤也是如此,当肾脏超声等检查发现肾脏有占位性病变时,穿刺活检能够明确是肾囊肿、肾错构瘤还是肾癌等,对于肾癌,穿刺活检获取的组织可以进行基因检测,寻找合适的靶向药物,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血液系统疾病中,穿刺活检更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例如白血病,通过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进行检查,能够明确白血病的类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治疗方案差异很大,准确的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和判断预后非常关键🧬。
骨肿瘤也常常需要穿刺诊断,当发现骨骼上有肿物时,穿刺活检可以确定肿瘤是良性的骨囊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还是恶性的骨肉瘤、尤文肉瘤等,正确的诊断结果对于制定保肢手术、截肢手术或放化疗等治疗策略有着决定性意义🦴。
穿刺活检的方法主要有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和粗针穿刺活检(CNB),FNA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较少,但获取的组织量有限,有时可能需要多次穿刺才能满足诊断需求,CNB可以获取相对较多的组织,诊断准确性更高,但并发症发生率相对略高一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变部位、大小、质地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
穿刺活检虽然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但也并非毫无风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感染、气胸(肺部穿刺时)、损伤周围组织器官等🩸,随着穿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较低,在进行穿刺活检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权衡穿刺活检的必要性和风险,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相关情况,并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同意🙌。
当临床上遇到可疑肿瘤病变,通过其他检查手段难以明确诊断时,穿刺活检往往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一步,它为肿瘤的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帮助医生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为患者赢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了解什么肿瘤要做穿刺,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也是积极参与疾病诊疗过程、保障健康权益的重要知识📖。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对肿瘤穿刺活检有更清晰的认识,重视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在肿瘤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字数:133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