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膀胱癌和良性膀胱肿瘤,对于膀胱肿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一些患者,特别是那些高龄、合并多种疾病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是否需要切除膀胱肿瘤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对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TURBT 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通过尿道将膀胱镜插入膀胱,直接观察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并将其切除,TURBT 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但存在肿瘤残留和复发的风险。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方法,通过手术切除整个膀胱、前列腺和精囊,并进行尿流改道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优点是可以彻底清除肿瘤,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 放化疗放化疗主要适用于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包括局部晚期膀胱癌、转移性膀胱癌等,放化疗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肿瘤进展,但不能根治肿瘤。
-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膀胱癌治疗的热点,主要包括 PD-1 抑制剂、CTLA-4 抑制剂等,免疫治疗可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但目前价格较高,适用人群有限。
膀胱肿瘤是否需要切除的争议
对于膀胱肿瘤是否需要切除,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 需要切除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方法,可以彻底清除肿瘤,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 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 虽然可以切除肿瘤,但存在肿瘤残留和复发的风险,对于高危患者,如肿瘤多发、肿瘤直径大、高级别等,建议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 不需要切除
- 对于高龄、合并多种疾病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膀胱肿瘤可以采用观察等待的方法,观察等待是指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和尿液细胞学检查,一旦发现肿瘤进展或复发,再行治疗。
- 对于低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单发、肿瘤直径小、低级别的患者,可以采用保留膀胱的治疗方法,如膀胱内灌注化疗、免疫治疗等,保留膀胱的治疗方法可以保留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影响膀胱肿瘤是否需要切除的因素
- 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级
- 膀胱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等,其中尿路上皮癌最常见。
- 膀胱癌的分级主要根据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象数来判断,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高级别膀胱癌恶性程度高、易复发和转移,需要积极治疗。
- 肿瘤的分期
- 膀胱癌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侵犯膀胱壁的深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来判断,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不及时治疗,约 70%会复发,10%~15%会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不治疗,约 50%会在 2 年内死亡。
-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合并症
- 年龄越大、身体状况越差、合并症越多的患者,手术风险越高,术后恢复越慢。
- 对于这些患者,保留膀胱的治疗方法可能更适合。
- 患者的意愿和生活质量
- 有些患者对膀胱肿瘤的治疗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彻底根治肿瘤,提高生存质量。
- 有些患者对手术治疗有较高的恐惧或顾虑,或者对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评估患者的意愿和生活质量,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膀胱肿瘤是否需要切除需要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级、肿瘤的分期、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合并症、患者的意愿和生活质量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 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于高危患者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标准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在治疗膀胱肿瘤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治疗方法 | 适用人群 | 优点 | 缺点 |
|---|
| TURBT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创伤小、恢复快 | 存在肿瘤残留和复发的风险 |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可以彻底清除肿瘤 | 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
| 放化疗 | 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 | 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肿瘤进展 | 不能根治肿瘤,副作用较大 |
| 免疫治疗 | 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 | 可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 价格较高,适用人群有限 |
参考文献
-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2021 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1.42(9):643-657.
- 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 版).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1.42(11):881-886.
- 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 版).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43(8):6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