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纵隔肿瘤是指位于胸骨角以下、膈肌以上的纵隔区域内的肿瘤,这个区域内有很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如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腺、神经等,因此下纵隔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其种类繁多,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下纵隔肿瘤类型:
这类肿瘤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围神经,这类肿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约占 30%,绝大多数为良性,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恶性肿瘤约占 10%,包括恶性神经鞘瘤(包括神经纤维肉瘤)、节神经母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
由全能细胞分化而来,含有三个胚层的组织成分,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绝大多数为良性,囊性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恶性者多为未成熟型畸胎瘤,常表现为实性,主要见于年轻患者。
多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是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约占 30%,绝大多数为良性,包膜完整,病理类型包括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和胸腺癌。
属先天性纵隔囊肿,是胚胎时期心包腔遗留的组织发展而成,以中纵隔多见,多附着于心包外壁,也可发生于心包的任何部位,囊肿壁多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
为胚胎发育时期气管支气管芽突远端发育障碍,导致气管或支气管部分梗阻,远端支气管分泌物潴留而形成的先天性囊肿,可发生在纵隔的任何部位,多位于中纵隔,与支气管相通。
为胚胎时期食管发育过程中,部分胚胎细胞被遗留并逐渐发展形成的先天性囊肿,多位于后纵隔食管旁,可向纵隔两侧突出。
由原始间叶组织发育而来,多位于前纵隔,常为单发,偶见多发,瘤体包膜完整,切面呈黄色,质软,可有黏液样外观。
是一些常见的下纵隔肿瘤类型,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如果怀疑患有下纵隔肿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性质,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