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又称脑瘤,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包括起源于神经上皮、外周神经、脑膜和生殖细胞的肿瘤,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蝶鞍区的颅咽管瘤与颗粒细胞瘤,以及转移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颅内肿瘤的年发病率约为 3-8/10 万,占全身肿瘤的 2%,在儿童肿瘤中,脑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
颅内肿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和生长速度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听力障碍、面部麻木、抽搐、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间歇性、搏动性、胀痛或钝痛,可因用力、咳嗽、打喷嚏、低头或排便而加重,呕吐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多与头痛同时出现,呈喷射性,视力障碍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表现,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复视等,听力障碍是听神经瘤的常见症状,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耳鸣、听力下降等,面部麻木是三叉神经鞘瘤的常见症状,可出现面部麻木、感觉减退等,抽搐是癫痫的常见症状,可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偏瘫是大脑半球肿瘤的常见症状,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活动不灵等,失语是语言中枢肿瘤的常见症状,可出现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等,共济失调是小脑肿瘤的常见症状,可出现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等。
颅内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 X 线平片、CT、MRI、DSA 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等。
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综合治疗,手术治疗是颅内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和生长速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放射治疗是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化学治疗是全身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和不能手术的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手术加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颅内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类型、位置、大小、生长速度、治疗方法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有关,良性肿瘤的预后较好,恶性肿瘤的预后较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颅内肿瘤预后的关键。
颅内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听力障碍、面部麻木、抽搐、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