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而肠胃肿瘤外科的一系列检查项目则是发现病情、明确诊断的关键,肠胃肿瘤外科究竟要查什么项目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比如是否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体重减轻等情况,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变化过程等,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史等信息,体格检查时,医生会对腹部进行触诊,查看是否有肿块、压痛,肝脏、脾脏是否肿大等,还会检查直肠指诊,了解直肠及周围情况。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血常规:可以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及形态,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贫血等情况,比如长期便血可能导致贫血,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等指标会有所下降。
- 生化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了解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等,虽然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肿瘤,但在肠胃肿瘤患者中,部分标志物可能会出现异常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的参考。
- 粪便检查
- 粪便潜血试验:检测粪便中是否有隐藏的血液,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有可能是肠胃肿瘤导致的。
- 粪便寄生虫及虫卵检查:排除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影像学检查
- 胃肠钡餐造影通过口服硫酸钡剂,利用X射线对胃肠道进行造影检查,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的形态、轮廓、蠕动等情况,发现充盈缺损、龛影等病变,对肠胃肿瘤的初步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它对于早期微小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 腹部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等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观察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对于肠胃肿瘤患者,还可以了解有无肝转移等情况,判断肿瘤的分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 CT检查这是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能更清晰地显示肠胃的形态、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增强CT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对于判断肿瘤的性质有很大帮助,通过CT可以发现肠胃壁增厚、肿块形成等典型的肿瘤表现。
-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优于CT,对于肠胃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于一些早期肿瘤的发现,以及判断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关系更为准确,比如在评估肿瘤是否侵犯神经时,MRI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 PET-CT检查它将PET功能代谢显像与CT解剖结构显像相结合,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病变的代谢情况,对于肠胃肿瘤患者,能够帮助发现身体其他部位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准确判断肿瘤的分期,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内镜检查
- 胃镜检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情况,对于发现早期胃癌、食管癌等有重要意义,可以清晰地看到黏膜表面的病变,如溃疡、肿物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诊断肠胃肿瘤的“金标准”之一。
- 结肠镜检查用于检查结肠和直肠,能发现肠道内的息肉、肿瘤等病变,同样可以在直视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确定病变是否为肿瘤以及肿瘤的类型,对于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关键作用。
肠胃肿瘤外科的这些检查项目相互配合,从不同角度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病情的详细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患者朋友们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战胜疾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