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肿瘤,是指生长在颅腔的新生物,又称颅内肿瘤、脑癌,可起源于脑、脑膜、神经、血管及脑附件,或由身体的其他组织或脏器转移侵入颅内而形成,大都可产生头痛、颅内高压及局灶性症状,脑部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脑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及颅内残余胚胎组织等,在颅内肿瘤中,脑瘤约占 35.2%,其中良性肿瘤为 70%,恶性肿瘤约为 30%,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
良性脑瘤:一般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周围有脑组织的胶质包膜,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楚,多数用手术可以根治。
恶性脑瘤:也称为脑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没有完整的包膜,手术不易完全切除。
继发性脑瘤又称脑转移瘤,可来自身体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大都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而来,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3.5%~10%,以肺癌脑转移最多见,其次是乳腺癌、胃癌、结肠癌、食管癌及黑色素瘤等。
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及患者的反应不同而异,常见的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精神症状等,根据肿瘤的部位及转移灶的多少不同,可出现局灶性定位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及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其他症状。
脑转移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头颅 CT 或 MRI 检查可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有助于诊断,为明确肿瘤的性质,可做组织学检查,如开颅活检或立体定向活检等。
脑部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
手术治疗:是治疗脑部肿瘤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可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为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后辅助放疗可以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疗可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
生物治疗:是利用生物制剂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从而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生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靶向治疗等。
中医药治疗:是脑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中药在脑瘤的治疗中有很大的作用。
脑部肿瘤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如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定期进行体检:对于有脑瘤家族史、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有不良生活习惯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脑部肿瘤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护理:脑部肿瘤患者常因疾病的困扰而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应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护理:脑部肿瘤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应避免食用辛辣、++性食物,以免++肿瘤生长。
生活护理:脑部肿瘤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康复护理:脑部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脑部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该加强对脑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也应该关注脑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支持。